Feeds:
文章
留言

「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能夠勝任蘋果首席執行官時,我會讓你們知道。很不幸,這一天已經到來。」 – Steve Jobs

Steve Job & Apple

蘋果公司今晨宣布,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辭世,喬布斯生於1955年,終年56歲。8月24日喬布斯因健康原因辭去蘋果公司行政總裁職務,經營之神庫克接替CEO職位,蘋果公司10月4日發布 iPhone 4S 手機。

蘋果董事會發表聲明,「我們深感悲痛地宣布,喬布斯今天逝世。喬布斯的聰明和熱情,是無數創新發明的來源,改善我們的生活。因為喬布斯,世界變得無限美好。」

近年喬布斯健康狀況一直令人擔憂。2004年,他胰腺癌康復;2009年,進行肝臟移植手術,但一直未見好轉,直至今年8月24日辭去蘋果公司 CEO職務。

喬布斯家人發表聲明稱,「喬布斯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靜地離去。」 並且表示,將會開設一個網站,令到外界可以祝福、懷念喬布斯。

喬布斯的蘋果神話

今日,喬布斯辭世的消息令世界各地蘋果迷們惋惜,他創立蘋果公司,改變了電腦世界,在蘋果14年,令股價升了90倍,創造出蘋果的神話,現在就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

神話 1:蘋果專賣店

喬布斯說專賣店投射出來的蘋果教,其偉大光芒會讓信徒們開著車子跋山涉水前往同一個幸福的終點站,他們會開車去一個特別的地方做愛做的事。

但是對於 Windows用戶來說,喬布斯認為把店面開在大商場裏或者大街上,人們會經常走過路過,而他們就可以將20分鐘的車程縮短為20步的距離。然後呢,他們(Windows用戶)入去參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神話 2:iPod 是 Tipping Point

蘋果曾經有過艱難時刻。Mac不為顧客接受,顧客選擇了 Windows。即使他們全力以赴,業績仍毫無寸進。此時,即使是喬布斯也曾懷疑自己做錯。

iPod 突破了作業系統的樽頸,證明了蘋果式的創新、工程學和設計的完美組合。

iPod 佔據了 70% 的市場,對長年經營 Mac,只佔市場4%至5%的蘋果電腦和喬布斯來說,無疑是強心針,亦開始為普羅顧客認識蘋果電腦產品的魅力。

神話 3:iTunes

做 iTunes,是因為喬布斯他們熱愛音樂。開發 iTunes 音樂商店,是因為他們認為以電子方式購買音樂會的主意相當不錯。他們沒計劃去為音樂產業重新定義,但音樂發行電子化的趨勢已經寫在那兒了。音樂行業的市場龐大,如果可以簡單地通過電子進行傳播,那可是了不起的事,而且是大生意。

蘋果在 iTunes 身上做出了自認為最好的音樂播放器,產品團隊展開非常艱辛的工作,他們賣命,是因為大家也需要一個這樣的產品。他們自己就是最早期的用戶。

蘋果是在弄清他們自己需要甚麼。而且喬布斯認為,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維體系,以確保其他許多人都會需要它。

蘋果下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會是甚麼?喬布斯說,他們不會去問顧客。他說亨利福特(汽車大王)曾經有過一句經典語錄,「如果我當年去問顧客想要甚麼,他們肯定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那麼我怎會發明汽車?」

神話 4:iPhone 之謎

喬布斯說大家用手機的經驗均十分不快。軟體爛得一塌糊塗,硬體也不怎麼樣。他認為手機可以變得更加強大,擺出來也會很有意思。

手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他們要做出一款可以讓自己都一見鍾情的手機。他們有技術,有源於 iPod 的微型製造工藝,有來自 Mac 電腦的精密作業系統。從未有人想過往手機裏放進一個如 OS X 般精密的作業系統,看來這確實是個問題。

在公司內部,有過大規模的爭論。他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他們可以做到的」。iPhone自面世以來,共賣出一億三千萬部,成為歷史上最暢銷的手機之一,並在今年上半年成為市場佔領者取代手機市場霸主Nokia,證明喬布斯的遠見。

神話 5:MacBook Air

「因為你在其他任何地方做不了你在蘋果可以做的事情。在其他電腦公司裏,工程學早就沒影子了。在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裏,他們根本不了解軟件層面的事情。你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做出你能在蘋果公司裏做出來的產品。」

喬布斯說蘋果是唯一一家將一切全盤操控的公司。

沒有其他公司能夠造一台 MacBook Air 出來,因為他們不僅控制了硬件,還控制了作業系統。得益於作業系統和硬件之間的緊密互動,他們才可以實現目標。

蘋果骨子裏就是一家消費品公司,公司的生死存亡就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喬布斯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對顧客負責。如果表現不及格,那就是他們的錯。

Jack Layton last wordJack Layton (1950-2011)

Jack Layton, the leader of the New Democratic Party of Canada, died after a months-long battle with cancer in the early morning hours of August 22, 2011. In his final days – less than 48 hours before he died, Jack Layton wrote two-page of letter to his party and all Canadians in which he looked toward the future, refusing to let his vision of Canada die.


August 20, 2011

Toronto, Ontario

Dear Friends,

Tens of thousands of Canadians have written to me in recent weeks to wish me well. I want to thank each and every one of you for your thoughtful, inspiring and often beautiful notes, cards and gifts. Your spirit and love have lit up my home, my spirit, and my determination.

Unfortunately my treatment has not worked out as I hoped. So I am giving this letter to my partner Olivia to share with you in the circumstance in which I cannot continue.

I recommend that Hull-Aylmer MP Nycole Turmel continue her work as our interim leader until a permanent successor is elected.

I recommend the party hold a leadership vote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he New Year, on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imelines as in 2003, so that our new leader has ample time to reconsolidate our team, renew our party and our program, and move forward towards the next election.

A few additional thoughts:

To other Canadians who are on journeys to defeat cancer and to live their lives, I say this: please don’t be discouraged that my own journey hasn’t gone as well as I had hoped. You must not lose your own hope. Treatments and therapies have never been better in the face of this disease. You have every reason to be optimistic, determined, and focused on the future. My only other advice is to cherish every moment with those you love at every stage of your journey, as I have done this summer …more

To young Canadians: All my life I have worked to make things better. Hope and optimism have defined my political career, and I continue to be hopeful and optimistic about Canada. Young people have been a great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me. I have met and talked with so many of you about your dreams, your frustrations, and your ideas for change. More and more, you are engaging in politics because you want to change things for the better. Many of you have placed your trust in our party. As my time in political life draws to a close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my belief in your power to change this country and this world. There are great challenges before you, from the overwhelming nature of climate change to the unfairness of an economy that excludes so many from our collective wealth, and the changes necessary to build a more inclusive and generous Canada. I believe in you. Your energy, your vision, your passion for justice are exactly what this country needs today. You need to be at the heart of our economy, our political life, and our plans for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And finally, to all Canadians: Canada is a great country, one of the hopes of the world. We can be a better one – a country of greater equality, justice, and opportunity. We can build a prosperous economy and a society that shares its benefits more fairly. We can look after our seniors. We can offer better futures for our children. We can do our part to save the world’s environment. We can restore our good name in the world. We can do all of these things because we finally have a party system at the national level where there are real choices; where your vote matters; where working for change can actually bring about change. In the months and years to come, New Democrats will put a compelling new alternative to you. My colleagues in our party are an impressive, committed team. Give them a careful hearing; consider the alternatives; and consider that we can be a better, fairer, more equal country by working together. Don’t let them tell you it can’t be done.

My friends, love is better than anger. Hope is better than fear. Optimism is better than despair. So let us be loving, hopeful and optimistic. And we’ll change the world …more

Go to top


聯邦新民主黨黨魁林頓(Jack Layton) 的最後一封信:jack layton last word

親愛的朋友們:

最近數周收到數以萬計加拿大人來函慰問﹐我要感謝你們每一位給我體貼﹑激勵和美好的短柬﹐心意卡和禮物。你們的鼓舞和愛心燃亮我的家﹐振奮我的意志。

很不幸﹐藥石對我無靈﹐所以寫下這封信給我愛侶奧莉維婭(Olivia)﹐好跟你們分享。

我建議魁省國會議員蒂梅爾(Nycole Turmel)繼續出任臨時黨魁﹐直至選出固定接任人為止。

我建議盡可能在新年舉行黨魁選舉﹐讓新黨魁有充裕時間重新鞏固團隊﹑更新政黨和政策﹐朝下屆大選進發。

還有一些想法:

給仍在抗癌途上的加拿大人:千萬別因為我未能如願戰勝癌病而氣餒。你們絕不要灰心喪志。今時今日的癌症療法已有極大進步﹐足以令你們樂觀面對並聚焦未來。我還有另一個忠告﹐在抗癌途上跟摯愛珍視每一分鐘﹐就像我在今個夏天一樣。

給我黨黨員:

過去8年我們合力取得美好成績。能夠領導新民主黨是我莫大的榮幸。由衷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支持以及為堅持目標不入眠不休﹐絕無計較﹐全情付出。將會有人試圖游說你們放棄目標﹐可是該目標較任何一位領袖都要偉大﹐請以加倍的精力和決心去工作來回應對方。謹記許多足以令我們引以為傲的往績﹐社會公義﹑全國醫保﹑政府退休金以及確保沒有人會被遺忘。讓我們繼續邁步向前﹐在面前這4年裡全力以赴﹐做好每件事﹐俾能領導下屆政府﹐服務我們熱愛的加拿大。

給我的國會黨團成員:

我有幸能夠跟你們每一位合作做事。黨團會議向來是我每周最重要的時刻。一直以來我的重任就是向你們諸多要求﹐現在我會再這樣做。加拿大人在未來多個月裡會密切注視你們。同工們﹐我知道你們會繼續展示像最近一次大選中贏得數百萬加拿大人信任的團隊精神的工作表現﹐讓數以萬計黨員能夠以你們為傲。

給魁省朋友們:

你們在5月2日的決定極具歷史意義。你們決定用較佳方式去取代加拿大的聯邦保守黨政府﹐跟全國具有進步思想的加拿大人成為合作夥伴。你們當日的決定正確﹐今日仍然無誤﹐當我們在下屆大選成功時﹐該項決定仍是正確無誤。你們選出一隊傑出的新民主黨黨員晉身國會﹐在未來歲月裡﹐他們將會有優秀表現﹐為這個國家所有人帶來更美好日子。

給年青一代的加拿大人:

我一生致力將事情做得更好。我的從政生涯可以用希望和樂觀來詮釋﹐我對加拿大仍然是樂觀和滿有企盼。年輕人一直在激勵和鼓舞著我。我曾經在你們中間細聽你們的夢想﹑你們的焦慮以致你們力求改變的種種看法。你們愈來愈願意投身政界﹐因為你們想將事情做得更好。你們當中不少人信任新民主黨。我的政治生涯快要終結﹐我想讓你們知道﹐你們有力量去改變這個國家和這個世界。你們面前有數不清的巨大挑戰﹐由勢不可擋的氣候變化到一個不公平的經濟體﹐以致有必要改變才能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具有雅量的加拿大。我相信你們﹐你們的活力幹勁﹐你們心中的願景以致熱愛公義﹐正是這個國家今時今日最須要的。你們必須成為我們的經濟﹐我們的政治生活以及我們現在與未來計劃的核心所在。

最後﹐給全體加拿大人:

加拿大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是全球其中一個希望所在。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一個更重視平等﹐公正和機會的國家。我們可以建設繁榮的經濟以及能更公平分享利益的社會。我們能夠照顧長者﹐為子女提供較佳前途。能夠盡本份做好環保工作﹐恢復在國際社會原先享有的美譽﹐能夠做到上述事情﹐因為我們最終在全國政治層面擁有一個可以提供真正選擇的政黨體系:你們的一票足以發揮影響力﹐致力改變的話﹐最終真能將情況改變過來。在未來的年月裡﹐新民主黨將會給你們提供一個難以抗拒的另類選擇。新民主黨同寅是令人敬佩和願意承擔的團隊。請細心聆聽他們﹔考慮另類選擇﹔當大家通力合作﹐就能建立一個更美好﹑更公正和更平等的社會。別讓他們告訴你﹐這並非不可能的事。

朋友們﹐愛心比怒恨強﹐希望比恐懼好﹐樂觀比絕望佳﹐就讓我們更有愛心﹑滿有盼望和樂觀。我們將會改變這個世界。

Go to top

加拿大傑出的政治家﹕ 傑克·林頓
(1950年7月18日-2011年8月22日)

Jack Layton

加拿大聯邦新民主黨(NDP)領袖傑克·林頓(Jack Layton)因癌症於本週一(8月22日)淩晨4時45分辭世,終年61歲。根據他的妻子鄒至蕙,和他的孩子莎拉和邁克·林頓的聲明,林頓是在星期一凌晨平静地去世,當時他的家人都陪伴其身邊。消息傳來,加拿大舉國沉浸在一片哀悼痛惜的氣氛中。林頓的去世,是加國政壇的一大損失,亦是加國華裔社區的一大損失。有鑒於林頓對加國政治作出的傑出貢獻和他在加國國民中的巨大影響力,聯邦政府已決定於本週六為其破例舉行國葬。悼念、緬懷林頓的各種活動正在全加範圍內展開。

傑克·林頓國葬將於週六(8月27日)在多倫多舉行

Jack Layton林頓是逾90年來加國政壇上第一位在任內逝世的反對黨領袖。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辦公室本週一宣佈,將於本週六(27日)在多倫多湯姆森音樂廳(Roy Thomson Hall)為林頓舉行國葬。按照加拿大傳統,前任或者現任總督、前任或者現任總理、現任內閣成員,才能自動獲得國葬。作為正式反對黨領袖,林頓的葬禮是經總理考量後破格獲國葬殊榮。總理辦公室發言人指出,加國民眾可籍此機會向林頓為公眾服務的一生致以敬意,並表達他們誠摯的哀悼。

不過,據《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報導,有別於標準國葬前已故者遺體安放於榮譽廳(Hall of Honour)的做法,林頓遺體將安放在國會大堂(foy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內。

新民主黨臨時黨領特梅爾(Nycole Turmel)表示,8月23日及24兩天,安放在國會山莊大堂內的林頓遺體將對公眾開放,供人們瞻仰,向林頓做最後的告別。開放時間為午後12時半到晚上8時。

本週五(8月26日)早上9時至晚8時,公眾亦可在多倫多市政廳瞻仰林頓遺體。

新民主黨還邀請民眾前往該黨在全國各地的選區辦公室簽署弔唁冊,新民主黨的官方網站上亦已開設 “表達你的哀悼” 專區,供國民緬懷追思林頓。

另外,自林頓辭世消息傳出後,大批民眾自發前往林頓在多倫多的住所及在多市東區華埠的辦事處獻花,全國各地的悼念活動中亦處處可見花束花圈。林頓家人為此發出呼籲說,民眾如想獻花悼念他,可以捐款代替,款項建議捐給最近成立的、以新民主黨前任黨領名字命名的智囊團布羅德本特研究所(Broadbent Institute),捐款可透過網站 http://www.ndp.ca/inmemory 進行。

大批民衆在國會山莊外排隊入内憑吊林頓

Jack Layton


林頓1950年7月18日出生於魁省蒙特利爾市郊哈德遜鎮(Hudson)的英語政治世家,祖父吉伯特(Gilbert Layton)曾擔任魁省政府廳長;父親羅伯特(Robert Layton)是進步保守黨國會議員,上世紀八十年代擔任過前進步保守黨穆朗尼(Brian Mulroney)政府的內閣部長。林頓家族經營鋼琴生意,他從小衣食無憂,但受到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激進主義影響,從大學時代即一反祖、父兩代的保守 政治立場,投身左翼激進社會運動。

林頓中學畢業後在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攻讀政治學,之後在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是學者型的政客,但他的從政之路,卻從社區街頭開始。他從1982年當選多倫多市議員起,在多倫多政壇打滾20年,擔任過 代市長、副市長、衛生局主席、水電局副主席、加拿大市政聯盟主席。他每天工作14小時,一星期工作7天。凡有市民求助,不管事成與否,他必有回復。他關心 貧窮市民和無家可歸者。在擔任多倫多市東區華埠市議員期間, 對區內民眾商戶的訴求可說是有求必應,做事勤奮,且沒有架子,不似別的政客攪花樣,而是一位實事求事的市民公僕。林頓貴為國會議員後雖然公務繁忙,但仍經常到東區華埠與市民商戶打招呼。另外,因為林頓的辦事處在東區華埠,所以不時與同僚朋友到區內酒樓飲茶,他最喜歡食春捲。

華裔社區人士回憶道,林頓及其妻鄒至蕙始終堅持協助華裔社區平反人頭稅及排華法案,多年來即使在平反法案最艱難的時刻,依然不離不棄,雖然最終在2006年由保守黨政府就該案作出正式道歉,但林頓夫婦功不可沒,特別是林頓作為社會改革者,堅持協助弱勢、促進社會公益,令華裔社區懷念。此外,在家庭團聚、簽證探親、非法移民等華裔關注的議題上,林頓亦常常為華裔利益發聲,在政策監督上善盡反對黨的責任。

2003年林頓當選新民主黨領袖,隨即全力重振多年來停滯不前的新民主黨。他緩解黨內紛爭,團結各個派系,促使黨放棄民粹主義的左翼社會主義傳統教條。新 民主黨以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主義新面貌出現,受到加拿大中產階級歡迎,黨的社會基礎得以擴大。他蓄小鬍子、面帶微笑、熱情樂觀的樣貌風靡全國,成為新民 主黨的生招牌、活廣告。他本人也從言論辛辣的激進問政者,變成通情達理的政策制定者;從注重社區問題的街頭鬥士,華麗轉身為兼顧中產階級和弱勢群體利益的 聯邦政治領袖。

在他的領導下,經過2004年、2006年、2008年到今年5月的四次大選,新民主黨的議席從13席扶搖直上,猛增到103席,獲得選票450萬張,一 躍成為國會正式反對黨。應當說,NDP在林頓領導下脫胎換骨,實現了該黨歷史上空前的大發展,積累了可能執政的實力。

林頓領導新民主黨在今年5月的聯邦大選中大獲全勝後,正躊躇滿志,準備在加拿大政壇開拓一條新路——以中間偏左的新民主黨,取代大選中遭到重創的中間偏右 自由黨。但大選後短短16個星期,他就驟然去世。有加拿大傳媒感慨說,林頓有如政治摩西,率領一眾新民主黨人走出了政治荒野,但卻無緣抵達自己的應許之地。

林頓於2010年初確診前列腺癌,接受治療期間繼續繁忙的工作。在今年聯邦選戰展開前,林頓髖骨骨折,通過手術修復。選戰期間儘管撐著拐杖,但態度樂觀、充滿能量。7月底宣佈確診另一種癌病,被迫離職休養。8月22日終不敵癌魔,與世長辭。


一起走過的日子﹕ 23年的浪漫  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Jack Layton  and Olivia How林頓與鄒至蕙的愛情故事被很多人津津樂道,在林頓周一病逝之後,這段23年的浪漫感情再次被人廣泛傳傳頌。

1985年春天,鄒至蕙和林頓是在多倫多西乃山醫院一個募捐集會上相遇,鄒至蕙後來說,她當場被林頓電到,「彼此一見鍾情」。那時,鄒至蕙是多倫多教育委員,比她大六歲的林頓在約克大學獲政治學博士不久,是多倫多市議員。

當初鄒媽媽不喜歡林頓,還特意弄了一般洋人不吃的鴨掌考驗這位未來女婿。而林頓不論什麼菜端上桌他都馬上把菜放入口,還特意學用廣東話「多謝好食」來贏得鄒媽媽的認同。

經過三年的愛情長跑,鄒至蕙和林頓於1988年結婚。他們與鄒媽媽和林頓的兒子麥克住在一起,彼此感情非常好。林頓生前常常夸鄒媽媽是家里的好當家。

婚後不久,林頓的政治生涯處於一段低潮,他開設了一家環保諮詢公司,但生意不理想。而鄒至蕙在這年,則獲選為多倫多市議員,成為多倫多史上第一位亞 裔女性市議員,並以工作努力在媒體評價中多次獲高分,還曾七次被「Now」雜志最佳市議員。進入90年代後,林頓再次崛起,並在2003年當選新民主黨黨 魁,翌年成為國會議員,而鄒至蕙也緊隨其後,成功進軍國會。

兩人有著共同的理念和政治抱負,是真正的志同道合。當年雙雙任市議員時,因倡導環保都不開汽車,騎單車上下班。認識他們的人說,這對夫婦不管誰先開腔,另一方總能替對方完成所要講的那句話。兩人經常全心投入分享政治話題和電影。常跟家人一起用餐,又愛結伴到市北一帶河流玩獨木舟。即使兩人有意見不合,都是輕輕的不傷和氣。

他兩口子不管誰先開腔,另一方總能替對方完成所要說的哪句話。經常全情投入分享政治話題和電影。常跟家人一起用餐,又愛結伴到市北一帶河流玩獨木舟。

即使兩人有意見不合,都是輕輕的不傷和氣。就如林頓對熱愛藝術的妻子放在起居室的一座雕塑太前衛而有點意見,鄒至蕙可能依他意思將雕塑改放在樓下,但她仍會向到訪客人展示該件作品時,展示一個惡作劇式微笑。

Jack Layton and his wife

林頓非常愛太太。他的職員曾數過,在林頓的辦公室里放著11張鄒至蕙的相片。林頓2005年接受「多倫多星報」訪問時說,鄒至蕙是他妻子、愛人、身 邊的伴侶,是他生活中不可切割的部分,他生存的每分每秒都有她的身影。在林頓生命最後的幾周里,他繼續依賴著愛妻。多年來是林頓幕僚長的麥格蘭絲 (Anne McGrath)說,自7月25日以來,每個周六都會去探望在病榻的林頓,充分感受到鄒至蕙的堅強,她總跟訪客一起參與政治討論,為林頓預備藥物。

今年夏天,鄒至蕙做的就是為林頓安排訪客,且不離開他身邊片刻。她總是在答謝卡上寫下愉快語句和關懷對方的片語,她更會將朋友來電用揚聲器播出,讓林頓可以听得清楚。

更多…

手機電磁波會不會導致腦癌,這問題談論了好些年了,正反兩派意見爭執不下,始終沒有一個結論。日前世界衛生組織 (WHO) 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聯合發表報告首度坦承一些癌症 (特別是神經膠質瘤) 與手機可能有聯係,而神經膠質瘤是腦癌的一種。至於其它類型的癌症是否與手機有聯係則無法確定。

國 際癌症研究中心發表聲明說,這是由 31 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工作組得出的結論。過去一週,這個工作組在法國裏昂評估了暴露在射頻電磁場環境中人和動物等 所受健康影響的大量過往研究資料,並認為基於現有的有限數據,長期、高強度使用無線通信設備 “可能導致” 罹患神經膠質瘤。

國際癌症研究中 心將手機劃為 2B 類別,也就是 “有限影響” 類別,工作組董事長、南加州大學教授、奧巴馬總統國家癌症顧問委員會成員薩米特 ( Jonathan Samet) 在聲明中說:“可能有風險,我們需要對手機和癌症的聯係進行進一步的觀察。” 汽油、咖啡、船用柴油機燃料都是 2B 類別,2B 類別的東西則是指 對癌症有一些風險的東西。

據悉,目前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對於人體影響的科學研究目前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微波加熱現象對人體組織的危害。使用過微波爐的人會注意到,當特定的電磁波輻射到含有水分的食品上時,食物溫度將上昇。部分科學家懷疑,在使用手機時,輻射出的電磁波會加熱人體組織,並造成傷害。

二 是非加熱情況下電磁波的傷害。對此,科學家曾做過的具體研究又分兩種。首先是電磁波可能引起血管收縮。瑞典林雪平大學物理學家塞內裏烏斯發現,細胞內的水 分子帶有極弱的電性,並由此構成了細胞之間的引力。這種引力通常極為微弱,但在手機電磁場的影響下會急劇增強。塞內裏烏斯推測,這種變化足以引起人體血管 收縮,並造成傷害。

雖然部分調查結果認為,使用手機與癌症之間沒有因果關係,但面對潛在威脅,最好的應對方法之一還是作好預防。在諸多預 防措施中,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民眾縮短通話時間,特別是青少年應該慎用手機。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他們在使用手機時,腦部吸收的輻射比成年 人要高出 50%。

當今社會上,手機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那麼如何使用手機才算安全呢?專家說 (1) 應長話短說,不要用手機聊天; (2) 盡可能多用免持聽筒或以收發短訊代替手機直接通話; (3) 電話接通後再將手機放在耳邊;(4) 避免在手機接受信號弱的時候將手機緊貼在耳邊通話;(5)  不要邊充電邊打電話。

《別讓那隻鳥飛了》 (轉貼文章)

我和先生結婚 10 周年那天,一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給我寄來一份禮物:『一張遊戲光碟』,名字叫《別讓那只鳥飛了》。我沒有玩遊戲的習慣,因此就把它當做一份紀念品收藏了起來。

一天,8歲的兒子在我書房裏亂翻,發現這張遊戲光碟。玩過之後,兒子對我說:“媽,這裏面有一隻鳥,弄不好就會從窗口裏飛走,一飛走,遊戲就砸了。”

在兒子的提醒下,我打開了電腦,執行那張光碟。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它是一張針對成人而開發的大型遊戲軟體,總投資 8,500 萬美元。

遊戲打開之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棟具有皇家風範的豪宅。豪宅裏各項生活設施應有盡有。遊戲者進去之後,可以以主人的身份在這裏生活。你想打高爾夫,可以去高爾夫球場;你想看書,可以走進書房;想喝咖啡,可以讓僕人給你送去;想舉行舞會,可以邀請包括馬丹娜在內的 100 位世界級影視明星;想去旅行嗎?車子就在門口;上了車,沿著門口的路,你可以去埃及、法國、中國等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假若你有一位情人,還可以秘密地約他出去,到附近的海濱或南美的哥倫比亞大草原。

總之,在這裏,你可以隨心所欲地生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怎樣就怎樣。

但與現實不同的是,這棟豪宅裏有一隻鳥在飛,它嘴巴上叼著一隻籃子,從客廳飛向臥室,又從臥室飛向書房,飛向餐廳,飛向豪宅的每一房間。

這只鳥有一個特點:不論你是外出旅行,還是在家讀書,或是在公司處理商務,你都不能忘記往這只鳥的籃子裏放東西。

假如你忘了,到了一定的時間,它就會從某個視窗裏飛出去,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螢幕上就會出現這一個畫面:豪宅倒塌,野草叢生;夕陽下,一個孤獨的身影慢慢地消失在黑暗中。

那麼,該向那只籃子裡面放些什麼東西,才不會使鳥兒飛走、豪宅倒塌呢?

遊戲裏有一份功能表,那上面有包括金錢、花朵、微笑、哭泣、親吻在內的 152 種日常用品和日常行為。

它是赫利克斯公司耗時 3 年,從全球 50 萬對金婚老人那裏徵集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行為都按照這 50 萬對金婚老人票選得票的多少,被賦予了不同的時間價值,有的代表一個月,有的只代表3分鐘。至於哪種代表一個月,哪種代表3分鐘,上面沒有明說,得完全由遊戲者根據自己對它們的認知來判定。

自從打開這個遊戲,我就被它迷住了。只要有空,我就要玩上一陣。起初,由於不知該向鳥兒的籃子裏放些什麼,所以那棟豪宅經常被我弄得從螢幕上消失。

有一次,實在是不知該怎樣侍候它,就隨便挑了一個吻放在籃子裏。結果大出意外,它讓我大書房裏看了整整一下午的書,有幾次它甚至還把籃子放在我的書桌上,然後自己跳到裏面打一個盹。還有一次,我送給它一個親密的擁抱和惜別,就去了墨西哥的古瑪雅城市遺址奇琴伊察。這次更出乎我的意料,半個月後,我回來了,鳥兒不僅沒有飛走,當我到達家門口時,它還熱情地迎接了我。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隻鳥兒呢?我送它金錢,它只在家裏待 3 分鐘,我送它一枝花朵,它竟可以待上 3 個小時。後來我終於發現,它是一隻婚姻鳥,並且它有許多不起眼的救星。

一個輕吻,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關切的話語,一份小小的禮物,一段短暫的離別,都可以把它留下。
 
現在我已能非常熟練地玩這個遊戲,並且越玩越覺得它不再是一個遊戲,而是 50 萬對金婚老人在婚姻生活中的感悟和發現。

它告訴我,一句微不足道的讚許,一杯順手遞去的熱茶,一枝 10 塊錢的玫瑰,這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東西,具有滋養婚姻的神奇力量。  

前不久,一位朋友結婚,我把這張光碟送作禮物,轉贈了出去。我想,我應該讓更多的人從這個遊戲中,悟出婚姻中的一些道理。

Aimer

Aimer – Romeo et Juliette

Romeo:
Aimer, c’est ce qu’y a d’plus beau
Aimer, c’est monter si haut
Et toucher les ailes des oiseaux
Aimer, c’est ce qu’y a d’plus beau

Juliette:
Aimer, c’est voler le temps
Aimer, c’est rester vivant
Et br鶲er au coeur d’un volcan
Aimer, c’est c’qu’y a d’plus grand

Romeo & Juliette:
Aimer, c’est plus fort que tout
Donner, le meilleur de nous
Aimer, et sentir son coeur
Aimer, pour avoir moins peur

Romeo & Juliette + choeurs:
Aimer, c’est ce qu’y a d’plus beau
Aimer, c’est monter si haut
Et toucher les ailes des oiseaux
Aimer, c’est ce qu’y a d’plus beau
Aimer, c’est voler le temps
Aimer, c’est rester vivant
Et br鶲er au coeur d’un volcan
Aimer, c’est c’qu’y a d’plus grand

Juliette + choeurs:
Aimer, c’est br鶲er ses nuits
Aimer, c’est payer le prix
Et donner un sens 酄sa vie
Aimer, c’est br鶲er ses nuits

Romeo + choeurs:
Aimer, c’est ce qu’y a d’plus beau
Aimer, c’est monter si haut
Et toucher les ailes des oiseaux
Aimer, c’est ce qu’y a d’plus beau

Aimer…

奇異恩典

奇異恩典
Amazing Grace

Amazing Grace
by: John Newton (1725-1807)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my fears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I have already come;
‘Tis Grace that brought me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me home.

The Lord has promised good to me.
His word my hope secures.
He will my shield and portion be,
As long as life endures.

Yea, when this flesh and heart shall fail,
And mortal life shall cease,
I shall possess within the veil,
A life of joy and peace.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ve first begun.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

Amazing Grace 是一首著名的基督教聖詩。歌詞為 John Newton (約翰·牛頓) 所填,出現在威廉·科伯(William Cowper)及其他作曲家創作的讚美詩集 Olney Hymns 的一部分。

約翰·牛頓(1725年—1807年)曾經是一艘奴隸船的船長。在1748年5月10日歸家途中遇到了暴風雨,他經歷了「偉大的判決」。在他的航海日誌中他寫道:他的船處在即將沉沒的重大危險中,他喊道「主憐憫我們」。他的內心逐漸走向光明,但他在這次劫難之後,最後仍然賣掉了這船的奴隸。

在非洲一個港口等待奴隸裝船的時候,牛頓寫下了歌曲《耶穌之名如此美妙》。以後,他和奴隸貿易切斷了關係,當上了一名牧師,並且加入了威廉·威伯福士領導的反奴隸運動。

這首讚美詩也在美國黑人基督教社會流傳。最初這首讚美詩選用過 20 多種旋律,到 1835 年的時候,借用了 “New Britain"(新不列顛) 的曲調,廣泛流傳直到今天。

以下中文歌詞是其中一個中文版本,貼上與大家共同感受歌曲中傳遞的恩典,不管你是否相信神的存在。

奇異恩典,甘似蜜甜,
救我可憐罪人。
昨天罪中失喪,
此刻有你贖回,
瞎眼今可得見。

神聖恩典可敬我心敬畏,
除我憂驚困擾。
救恩有多寶貴,
呈現到我面前,
從信一刻可見。

無數艱苦,阻隔萬重,
仍要跨險無變。
是你救恩領航,
同渡此生穩妥,
期盼天家相見。

同聚天家,高唱萬年,
如日生輝常照。
頌讚感激不斷,
時日永遠不缺,

猶似新歌初獻。
頌讚感激不斷,
時日永遠不缺,
奇異恩典不變

擦肩而過

擦肩而過  ( 轉貼文章 )


十歲以前,他什麼都不懂,就不說了。

十三、四歲的時候,開始對女孩有好感,但是那時候他離女孩遠遠的,並且以討厭女孩自居,生怕被同伴嘲笑。

十五歲的時候,聽到大人們說某某男人好花,把女朋友甩了,女孩自殺了。他覺得這人真狠毒,自己將來一定要做個痴情專一的男人,一定要一生只愛一個人。

十六歲的時候,他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但是他不敢和她說。仍然和往常一樣,髒兮兮的在灰土飛揚的操場上踢球。只在女孩走出校門的時候,躲在二層的窗戶上看她的背影,他覺得她一定是個天使。

十七歲的時候,有個女孩喜歡上了他,但是他離她很遠,心裡面只有自己那個女孩,他覺得看別的女孩都是對她的不忠。

十八歲的時候,看了一個 MTV,感動得想哭;他想,如果自己的女孩失去了雙眼,他一定會像男主角那樣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眼睛給她,讓她能看到光明。

十九歲的時候,他高考了,終於和自己暗戀的女孩分別,坐火車去到另一個城市上學的時候,感覺自己離她越來越遠,心像被掏空了一樣,心裡還在想自己一定不會忘記她,等到自己成功以後一定要去找她。

二十歲的時候,聽到有人講黃色笑話,覺得這人真可恥。

二十一歲的時候,她的回信中告終他,自己有了男朋友。他為此偷偷的哭了一個晚上。

二十二歲的時候,他向一個女孩表白,女孩說:「你是個好人,可是我還小。」 他想,我的確是個好人,然後他說:「沒關係,我可以等你。」 心想,我不會像那些花心的人一樣,三年五年我也能等。

二十三歲的時候,聽說那個說自己還小的女孩跟一個帥哥戀愛了。他很納悶,長大原來可以這樣快。

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又向一個女孩表白,女孩說:「你是個好人,可是我並不適合你。」他納悶很久,我是好人,你怎麼還不適合我呢?

二十五歲的時候,他又追求一個女孩,女孩接受了他。他開始很幸福的為未來拼搏,他想,一時的開心只是暫時的,只有努力拼搏,他和她才能有快樂的未來,但是,半年以後,女孩和他分手了,只是因為另外一個個男孩會說讓她開心的話。

女孩說:「你是個好人,是我對不起你。」 至此,他似乎明白了問題所在 --他是個好人!

二十六歲的時候,他開始墮落。裝扮得時尚而酷,而且漸漸的學習著討好女孩的話。不久,他有了個女朋友,雖然他對她也很好,可是,他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愛她。

二十七歲的時候,他和女孩分手了。他對女孩說:「你是個好女孩,是我對不起你。」

二十八歲的時候,他嘗試了一夜情,發現別人能做的,自己也一樣。

二十九歲的時時候,他學會了講黃色笑話,並且以看旁邊的女孩子臉紅為樂趣。

三十歲的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變得很有能力追求到女孩,但是卻沒有了愛的能力。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想做一個感情專一的好男人的。

其實每個男人,本來看女孩子都是看臉而不是身材。

其實每個男人,本來都是不會講黃色笑話的。

其實每個男孩,本來都是渴望愛一個人直到永遠的。

只是,沒有任何女孩愛這樣的男孩,她們覺得這樣的男孩太幼稚,太古板,沒有情趣。

於是男孩開始改變,變成女孩喜歡的那種,嘴角掛著壞壞,開始學會說甜言蜜語而不是心裡想說的話,

開始學會假裝關心,學會給女孩送小飾物討好她,學會如何追求,如何把握愛情,或者看破紅塵,游戲情場,成為女人恨恨的那種男人。

他們可以很容易俘獲女孩子的心,但是他們也會在黑的夜裡叼著香煙流淚。

心裡有愛的時候,沒有女孩;有了女孩,卻永遠沒有了愛的感覺!

當男人聽到女人抱怨世上沒有一個好男人時候,他們不會再去努力做個好男人,只是微笑著擦肩而過。

……………………………………………………………………………………………………………………………

回憶真的有太多美好,但它太過短暂,我不知道曾經有過的一切對你而言是什么樣子的,但我的感受是:很多東西在經歷過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很多感受只有等到分離才明白它的存在,那么真實,也有太多等候只有在回報下才彰現它的意義。回憶教會我們很多,我們也在回憶的旅程之中慢慢的長大,也許長大之後就注定我們要為成長而付出代價。成長,讓我們學會堅强,學會淡忘,學會珍惜。人生中有太多的人来去匆匆,有太多的缘分聚散也匆匆,有太多的話我們来不及去說,有太多的事我們来不及去做。回憶,還有太多的傷感我們無法揮揮手將它完全忘記。每個失眠的夜晚,我們都得勉强自己睡去,因為明天還是要過的,太陽不會因為你的傷心而停止它奮起的時刻,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回憶中的美好是你我眷戀的理由,正因為它們,我們才真正的明白自己存在過過,留下痕迹過。但時光的脚步匆匆,將這一切或是带走,或是磨洗,或是珍藏,或是發酵,無論什么,我們都會在時間之下開始另一种成長,我們都會長大,我們都會在接下来的時間中認識新的人,明白新的道理,等待新的人,開始新的生活。有些人,有些故事,有些美好,雖然不捨,但我只能將它放在心靈深處的某個角落,讓它成為回憶。

回憶真的很好,有回憶,我們知道自己曾经有過去,知道過去不是空白,知道過去有太多美好的故事,有詩,有曲,有悲,有喜,有太多讓我們留戀的東西還在心靈深處埋葬。

回憶好,好回憶,我們得珍藏!

颱風 “莫拉克” 肆虐﹐造成台灣中﹑東﹑南部地區50年來最嚴重的洪水和泥石流災害﹕台東金帥飯店倒塌﹑山區道路橋梁與通信設施遭到洪水與泥石流破壞﹑嘉義﹑屏東﹑台南等幾個縣市數百間民居給洪水沖毀﹑高雄甲仙鄉小林村百戶村落被土石流淹沒 …

通過互聯網網絡﹐這二天我都在關注台灣災情﹐心裡頭牽掛著住在台灣的朋友。今早收到小 J 的電郵告知安全無恙﹐但還有失去聯繫好多年的 Louis、大狗﹑阿 Moon 是否也安好﹖頗長時間也沒有 YS 的音訊了﹐好生掛念。

看網絡新聞﹐至今為止﹐颱風莫拉克造成台灣130餘人罹難﹐500餘人失蹤﹐7,000多人無家可歸, 經濟損失將近700億新台幣。大陸方面﹐颱風莫拉克也給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帶來狂風暴雨而致800多萬人受災,6人死亡、3人失蹤﹐經濟損失90億元人民幣 …

想想自己實在幸運﹐沒有經歷過如此可怕的天災戰亂 (touch wood!)﹐1998 年的那場雪災﹐我在外地﹐回來後才知道家人在那幾天的雪災中是如何躲過的。

那是 1998年的一月初﹐氣溫從零下十多度驟然上昇至攝氏零下幾度﹐天上飄下來的雪就變成冰雨﹐像碎冰塊那樣鋪天蓋地潑灑﹐連續幾天下了又停﹐停了又下﹐路面變成溜冰場﹐引致交通事故頻頻﹐路人摔傷無數﹐沒必要的話大家都不出門﹐躲在家中以為安全。冰雨還在不停地下﹐氣溫驟然間又下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有些老房子的屋頂承受不住沉重倒塌了﹐路邊的大樹樹幹折斷了﹐更糟的是就連供應高壓電的主要支架都給壓毀了﹐造成全城大停電 …

hydro

( 1998年雪災圖片一 )

snowstorm

( 1998年雪災圖片二 )

天災無情﹐人類只有自求多福﹐和衷共濟﹐一起抗災自救了。

摘選二個有關颱風莫拉克的網站﹐有興趣了解更多有關颱風莫拉克及台灣災情與支援訊息的朋友不妨看看﹕

莫拉克颱風災情支援網

Typhoon Morakot (英文國際網站)

相關鏈接﹕颱風莫拉克